“你过早嘛?走!南关口去!”
这里是每周随州网原创深度栏目《寻觅》
第73期:走!去南关口过早去 | 文:小土豆
如果你问我对这儿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热气腾腾
3月的清晨还带着浓浓的寒意,巷子口小商贩的炉子上正在煮着茶叶蛋,沸腾的汁水飘着漫天的热气和着初春的寒气融为一体消失在小巷的上空。
矮矮的老房子门口,老板一手将刚出锅的油条拎在一边晾着,另一只手也没有停下来炸着红薯面窝。
早上出门过早的街坊邻居找到平时常去的店家,端上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让消化了一晚上的胃重新获得温暖;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一手拿着包子,一手端着豆浆,形色匆匆的赶着清晨的公交。
这是随州街巷中常见的模样,不同的是这里是随州城区的老街,它的历史正逐渐被随州年轻一代人遗忘。
这里是——草店子街
从上个世纪开始就见证了随州人的
人情冷暖,世事变迁
豆腐脑、油条、热干面、牛肉面、饺子、馄饨、包子、酱香饼...这些随州街头司空见惯的早点,在这里却另有一番味道。“走,我们过早去!”
细长细长的街道,两边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早餐摊贩,本来就喧闹的巷子里时不时听到一声尖锐的汽车喇叭声,人们一边抱怨着明明这么窄的巷子为什么还有人要将车开进来,一边又侧身让行,快速点好已经勾起馋虫的那份早餐。
美食是治愈的,总是能让人忘却一切糟心的事情。
“康师傅牛肉面很好吃”向朋友咨询这里哪里的面好吃的时候,她给出的这个答案一度让我觉得她在和我开玩笑,但是当我站在它的门口才知道什么叫做闻名不如见面。
“老板一碗牛肉面,香菜,葱花,辣椒都要”。随州人过早都是豪放派,管它是不是今天的第一餐,嘴巴爽到再说。
加上标配的调料之后,有些老顾客会径直走到腌菜放置的位置,不来两口腌酸菜,这个早怕是过不好了。煮的烂熟的海带,份量超足的牛肉和吸收了满满汤汁的面条,扒拉一口,随州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不单单是牛肉面,他们家的热干面也是不缺回头客的,二两面下锅,撒上葱花,筷子一挑芝麻酱的香味就出来了。
牛肉面还没吃过瘾?那就在旁边包子铺来一个刚出炉的包子。老板说:“现在用竹蒸笼蒸包子的越来越少了。”
出门觅食的老爹爹和老板聊的热火朝天,从家长里短聊到国家大事,再咬上一口包子,好不惬意。
有一年,酱香饼在随州大地上开了花,不少人做起了这个行当。时间久了,这个行当也淘汰了很多人,留下来的味道大多不会差到哪去。香酥爽脆的饼撒上芝麻,刷着酱吃,俩字形容:满足。
巧了,草店子街一头一尾都是吃油条喝豆腐脑的店家,吃油条一定要趁热,脆脆的咽下去,香的很。冷了的油条没有味道,吃着难受。如果觉得太腻就加上一碗甜甜的滑滑的豆腐脑,这样搭配着吃再好不过了。
不想过早吃的太重口味的朋友,饺子馄饨是个不错的选择,简简单单,清清淡淡。
吃饱喝足走出巷子后,却遇到了无法拒绝的米粑,毫不犹豫的选择:吃!
大众早餐店,金诚早餐店,老面汽水馍馍,茶叶蛋,鞋(hai)板馍馍,手抓饼,养生粥...南关口里的美食我们都不陌生。
但是,这些能留住的味道越来越少了,不少小时候吃过的店面,都没有开门,冷冰冰的卷闸门上写着两个大字——转让。
他们走了,也带走了那些魂牵梦萦的味道。
草店子最早叫草甸子。当年的草甸子,河边有一个很大的滩涂,是长年累月河水冲积淤沙慢慢形成,上面长满了芦苇。
为了建造自己的商铺,许多小商贩就利用河里现成的芦苇,在河边搭建商铺。后来,后来商铺越来越多,排列整齐就形成了一条街,当地人美其名曰草甸子,外来人也慢慢接受了这个名字,就叫响了。(此处引用网络资料)
巷子口晒太阳的老奶奶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站的这一块之前叫做“下南关”。据悉,这是一条老街,也是“汉东古街”的一部分。虽然不复当年的盛况,但是居住在里面的人却有着“远亲不如近邻”的人情味。
这种老街里的人情味和温度,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怕是很难找到了。
草店子桥的年纪比很多人都大,1970年竣工的它有着近50年的历史,桥底下是护城河,如今的它只能承载20T的重量。
走近才发现,每条小巷都有自己的名称,可是说到白银巷,就不得不说出它背后的传说了。
相传随州南关草甸子街有一条白银巷,也叫白云巷。白银巷里有座“百眼坑”。据说坑内有一百个泉眼,凡遇旱情,只要将坑内淤泥清干,用竹竿往一个泉眼里一捅,一百个泉眼里顿时全部涌出泉水,甘甜可口。百眼坑上空顿时白云齐聚,次日便汇聚成降雨,缓解旱情。久而久之,后人便把“百眼坑”改叫做“白云坑”,白云巷因此而得名。(此处引用网络资料)
本想一探究竟,或许是无缘,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百眼坑”,只有一排高耸挺立的大树静静的矗立在两旁。
我读书那会儿外国语学校还是南关小学,对于它的记忆在一场篮球赛中,这么多年过去了,啦啦队的加油声仍在耳边回荡,它却已然变了模样。
网友栗子是外国语第一届的学生,她说那个时候放学铃声一响,大家背着书包,在学校门口大开吃戒,门口常年摆摊的猪油饼和文具店小零食是他们忘不了的味道。
小学门口总是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魔法士的干脆面,一板一板的巧克力豆,女生喜欢的一些瓶瓶罐罐,在这里都能搜集到。
手抓饼、肉夹馍、炸鸡柳、烤豆腐土豆条、粥...学生不放假的时候,他们的摊位边从来不缺生意,快放学的时候他们驱车前往,孩子们渐渐散去,他们才匆匆离开。
校门口的炸炸和肉夹馍是一家,夫妻两个在这里摆摊有些年头了,炸炸的种类不多,依然很受欢迎。
本以为是猪油饼,看老板的招牌才知道是铁板肉夹馍,1块钱1个,好吃不贵。
本来是冲着他的干炸里脊去的,却被他家的鸡蛋仔圈了粉,火候刚刚好,外酥里嫩,满口留香。
这家店才开了几个月的时间,却成功占领了小朋友们的心。炸里脊多瘦肉,吃起来不会硬邦邦的,吃完了一份还想吃第二份。
这条街的一头是汉东路和烈山大道的交汇处,另一头是白云湖大坝,1000多米的小街,两边是低矮的瓦房,后排住着的是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人。
老建筑里从来不缺的就是老手艺,汤圆面米酒,理发店,修理自行车,补锅,配钥匙,补鞋、炸米花...现代街道上逐渐不见的老手艺,这里面都能找到。
邹爷爷今年61岁,在这里开店已经18年了,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内传来京剧的声音,邹爷爷正在给客人剃头,做的是街坊邻居生意,但是他说:“只剪男的,不剪女的。”
门口坐着的穿着红袄子戴围巾的女士,是邹爷爷的妈妈,她是个非常和善的人,因为她我们才打开了话匣子。
△补锅
△补鞋
△炸米花
△修自行车
△簸萁
△汤圆面米酒
城市的喧闹莫过于菜市场,很多人说要想暖心就要先暖胃,暖胃的第一步就是逛菜场,看看亲切的人和想吃的新鲜蔬菜水果,融进去,孤独感什么的自然就不会存在了。
懂得生活就要懂得菜场里面的斗智斗勇,讨价还价可是个技术活和脑力活。
“老板,鸡蛋怎么卖?”
“1块2”
“这么贵,1块钱卖吧”
“好吧好吧,1块钱,1块钱卖给你”
“沙糖桔,好甜好甜的沙糖桔,只要四块钱一斤”。卖沙糖桔的可不止一家。
到了吃草莓的季节了,早上新鲜的草莓很是抢手,很快,就卖完了。
菜摊子、肉摊子、水果摊子,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摊子,大家分门别类却各有特色,相互辉映,让住在这里的人们不出巷子就能吃到,鸡鸭鱼肉,蔬菜,水果,面点,调料等等。
早餐、小吃、菜品这里都包含了,自然也不会少了宵夜。附近的宵夜哪个是随州夜猫子和好吃佬不知道的?宫老四烧烤,李记饺子馆,黄二饺子烧烤...绝对是随州人们宵夜TOP10榜单上的商家,去晚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夜幕降临,白天的喧嚣散去,小巷中的一切归于平静。
做生意的可能关起门准备第二天早上开张的食材,汤料;小孩子写完作业,动画片这个时候开始了吧;大人们辛苦了一天回到家,难得放松的时候;老人们可能还在想着白天输掉的那盘棋局。
/
曾经的草店子街因为做生意被人知晓
有过热闹非凡也有过清冷萧条
如今它属于生活
属于无数人味蕾中的记忆
属于随州人归属感的栖息地
/
今/日/话/题
你们去过草店子街吗?
听到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在下方写留言跟大家分享吧
为小土豆和小酒窝点个
文丨小土豆
图丨小酒窝 小土豆
—END—
还没看够?加小编微信吧↓
每周六
随州网《寻觅》栏目
讲随州人自己的故事
我们走遍大街,穿过小巷
去寻觅,他们生活的痕迹
记录他们岁月的故事
用镜头留住时间
让梦想与心灵相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寻觅】